红石树脂,中药名。是一种硅酸盐矿物,埃洛石高岭石,主要成分为四水硅酸铝[Al4(S14010)(0H)8·4H2O]。分布于福建、河南、江苏、陕西、湖北、安徽、山西等地。具有涩肠、止血、生肌、愈合溃疡等功效。常用于慢性泄泻、泄泻、便血、崩漏带下;外治疮毒久愈不愈,及湿疹、阴道流脓等。

红石树脂的功效与作用

1。治恶心:取赤石脂一升(油腻无沙者用),研末,与蜜调和,为梧桐子大为丸。每日空腹服姜汤十丸,增至二十丸。 (《圣惠方》赤石丸)

2。治外伤出血:红石脂八份,五倍子六份,松香六份。将其研成细粉,撒在伤口上,用力包扎。 (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3。治大肠寒滑、尿精:——红石脂、干姜各2两,花椒半两。两者都是最低级的,醋和丸子子的级别更大。空腹服五至七十丸,饭前与饭同服。 (《本草衍义》)

4。治疗小儿疳积、腹泻:以赤石栀菊罗粉为粉,拌粥饮用,半钱。或将竞雄等分服。 (《斗门方》)

5。治完痢疾后,屏息下,将肛门推出肛门外:赤石治(去土)、伏龙甘等分。上面是细粉。每次半文敷肠,经常使用。 (《小儿药证直诀》赤石十三三)

6。治妇女慢性红肿、白带:红石脂一两,白芍一两,干姜一两(碎,锉)。上药,将石络捣成散。每次进餐前,先喝二钱,配粥或饮料。 (《圣惠方》)

7。治痔疮出血过多:红石脂一两半,明矾(烧汁用尽),龙骨,杏仁一颗(泡汤,去皮,削尖,双仁,炒熟,和地面)数百。上四味捣入下,炼出的蜜丸大如梧桐子。取空​​心枣汤二十丸,每日再服,以差额为量。 (《圣济总录》赤石吉丸)

8。治小便失禁:牡蛎(白)三两,红石脂三两(捣烂)。与上述相同并混合均匀。用酒煮面,制成梧桐子大的丸。每服十五丸,掏空,咸汤服。 (《普济方》蚝球)

功能

红石树脂有收敛肠道作用;收敛止血;湿涩涩痛;生肌作用;红石树脂主要用于治疗慢性腹泻;慢性痢疾;便血;脱垂;遗精;崩漏;阴道分泌物;溃疡不收敛;湿疹;创伤。流血的。

1。治疗少阴病脓血的红石脂: 红石脂一斤(半整半筛),干姜一两,粳米一升。

三味者,加水七升,将米煮至热,去渣,温服七次,以红石脂粉入方寸匕,日三次,如果服用一剂后痊愈,则不要服用其余的药物。 (《伤寒论》桃花汤)

2。红石脂治疗外伤出血:8份,五倍子6份,松香6份。

将其磨成细粉,撒在伤口上,用力包扎。 (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红石脂一斤(一半用过,一半过筛),干姜一盎司

3。赤石之汤治疗伤寒。 好处不停,心烦意乱。服下泻心汤后,再服一药,疗效不减。医生按理治疗,获益甚大。这个优势在下焦:红石脂一斤(碎),太乙鱼余粮一斤(碎)。

取前二味,以六升水煮沸二升,去毛毛雨,分温分三份。 (《伤寒论》赤石脂玉玉凉汤)

4。红石脂治恶心:红石脂一升(适合油腻无沙者),研成粉末,与蜂蜜混合,制成梧桐子大的丸子。

每日空腹服姜汤十丸,增至二十丸。 (《圣惠方》赤石丸)

5。红石脂治大肠寒滑,精小便:红石脂各一两,干姜,花椒半两。两者都是最低级的,醋和丸子子的级别更大。

空腹饭前服五至七十粒。 (《本草衍义》)

6。赤石脂可治疗痰多、饮酒过多。 吐水不合时宜。冷饮过多会引起寒气、脾胃气虚、消化不良。当食物进入胃中时,它会变成冷水,导致不断呕吐。病人:取红石脂三公斤,捣碎,筛成粉末,每日服三公斤。您可以将其与酒一起饮用。慢慢加三斤,取三斤。 (《千金翼方》赤石十三三)

7。赤石治治小儿疳积、腹泻:将赤石治几洛研成粉,拌粥喝,半钱一钱。或将竞雄等分服。 (《斗门方》)

红石脂治心痛背痛:红石脂一两,花椒一两

8。红石树脂治疗心痛和背痛:红石树脂一盎司,花椒一盎司。

乌头(炮)一分,附子半两,干姜一两。

上五味,下一味,蜜丸如五子大。

先随餐服用一粒,一日3次,如果不知道就多吃一点。 (《金匮要略》赤石吉丸)

9。赤石治治痢疾后,气下肛门不能推出:赤石治、伏龙甘等分。上面是细粉。每次半文敷肠,经常使用。 (《小儿药证直诀》赤石十三三)

和上面一样,搅拌均匀。用酒煮面,搓成梧桐子那么大的丸子。

每次服十五丸,掏空,盐汤服。 (《普济方》蚝球)

11。红石脂治痔疮出血过多: 红石脂、明矾(烧汁已尽)、龙骨一两半、杏仁(泡汤、去皮、削尖、双仁、炒、磨)一百块。

将四味加入,将罗捣成粉,制成蜜丸如梧桐子大。

服空心枣汤20丸,每日再服,以差额为度。 (《圣济总录》赤石丸)

龙骨各一两半,杏仁一百颗(泡汤,去皮,尖头,双仁,炒熟,磨碎)

12。红石树脂治疗女性慢性红肿和白带:红石树脂一盎司,白芍一盎司,干姜一盎司(破碎,锉)。

将药物捣成粉末。每次进餐前,先喝二钱,配粥或饮料。 (《圣惠方》)

红石脂配墨鱼骨侧柏叶:红石脂配墨鱼骨都有收敛止血的功效;侧柏叶有凉血止血的功效。三者合用,具有收敛止血的功效。用于治疗女性长期出血不止的情况。

赤石脂与干姜搭配:赤石脂涩,固肠,收敛止血;

干姜温中散寒。两药合用,可温中散寒,涩肠止泻。红石树脂可治疗脾胃虚弱、肠精亏虚所致的便脓血、久痢、久治不愈的腹痛。非常有效。

红石脂的营养价值

1。红石脂有两种用途。有健肠胃之能,有收敛之能,胎衣无推动力。 (李高)

2。红石脂可补五脏之虚。 《药性论》

3。红石脂可以去除。 《珍珠囊》

4。赤石脂主治黄疸、痢疾、肠内脓血、带下赤白血、恶痈、坏疽痔疮、头部溃疡疥疮等。 《神农本草经》

5。红石脂治心痛背痛:红石脂一两,花椒一两。附子(炮)一分,附子半两,干姜一两。上五味,下一味,蜜丸大如五子。先随食物服用一粒,一日3次,如果不知道,可以多吃一点。 (《金匮要略》赤石吉丸)

6。伤寒服汤,益不止,心烦。服下泻心汤后,加其他药,益不止,以医理治之,益大,益于下焦:赤石肥肉一斤(破),太乙鱼余粮一斤(破碎的)。二味,以六升水煎二升,去渣,温服三服。 (《伤寒论》赤石脂玉玉凉汤)

7。红石脂主补心气、明目、填精,可治疗腹痛泄泻、赤白腹泻、小便不利、痈肿痔疮、带下出血、痢疾、妇女胎衣不下等症。 《名医别录》

8。红石脂性涩重,故能吸湿、止血、凝固。它味甘性温,具有补中益气、促进肌肉生长、调节中枢神经等作用。中间,胃肠肌肉出现心悸、黄疸。下者有肠胀、痢疾、虚脱、精失等。 《本草纲目》

9。红石脂补血、强筋、厚肠胃、除水湿、紧缩肛门。 《本草纲目》

10。红石脂治外伤出血:红石脂八份,五倍子六份,松香六份。将其研成细粉,撒在伤口上,用力包扎。 (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11。赤石脂渗止水、除湿、闭疮、固滑、止泻痢、止带下。 《本草汇言》

12。红石脂治小便失禁:牡蛎(白)三两,红石脂三两(捣碎)。与上述相同并混合均匀。用酒煮面,制成梧桐子大的丸。每服十五丸,掏空,咸汤服。 (《普济方》蚝球)

13。红石脂可治痔疮出血过多:红石脂、明矾(烧汁已尽)、龙骨一两半、杏仁(泡汤、去皮、削尖、双仁、炒、研细)100件。上四味捣入下,炼出的蜜丸大如梧桐子。取空​​心枣汤二十丸,每日再服,以差额为量。 (《圣济总录》赤石丸)

14。红石树脂治疗女性慢性白色白带:红石树脂一盎司,白芍一盎司,干姜一盎司(碎,锉)。上药,将石络捣成散。每次进餐前,先喝二钱,配粥或饮料。 (《圣惠方》)

15。红石脂治大肠寒滑、尿精: 红石脂、干姜各一两,花椒半两。两者都是最低级的,醋和丸子子的级别更大。空腹服五至七十丸,饭前与饭同服。 (《本草衍义》)

16。赤石脂用于治疗痰饮过多、反季节吐水。根源是冷饮过多,导致寒气、脾胃气虚。它不能通过食物和饮料消除。当食物和饮料进入胃时,它们会变成冷水,导致反流。用法:赤石脂三斤,捣筛为末,取匕一方寸,日三次,以酒饮下,渐加三匕,服三斤。 (《千金翼方》赤石十三三)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整理自本网,原创。今天给大家推荐的这篇文章的主题是:鬼箭羽。我们继续深入介绍一下。

17。赤石脂配干姜:赤石脂涩肠固结止血;干姜温中散寒。两药合用,具有温中散寒、涩肠止泻的功效。用于治疗脾胃虚寒、肠道失固所致的便脓血、久痢不愈、腹痛不愈、喜温压者。

18。赤石治治痢疾后,气下肛门不能推出:将赤石治、伏龙甘等分。上面是细粉。每次半文敷肠,经常使用。 (《小儿药证直诀》赤石十三三)

?或将竞雄等分服。(《斗门方》)

20。红石脂治少阴病、脓血:红石脂一斤(半用,半筛),干姜一两,粳米一升。三味者,取水七升,米煮热,去渣,温服七次,以红石脂粉入方寸匕,日三三次,若愈则愈。服用一剂后,不要服用其余的药物。 (《伤寒论》桃花汤)

21。赤石树脂与墨鱼骨、侧柏叶合用:赤石树脂、墨鱼骨兼具收敛止血作用;侧柏叶凉血止血。三者合用,有收敛止血之功效。它用于治疗女性漏出血。那种能持续很长时间的。

22。红石脂治恶心:红石脂1升(油腻无沙者用),研末,与蜜调和,制成梧桐子大的丸。每日空腹服姜汤十丸,增至二十丸。 (《圣惠方》赤石丸)

23。赤石脂可治疗腹泻、出血、带下、吐血、鼻衄、精涩等症。具有安神、平五脏、除烦、惊心、排脓、治疮疖、痔疮、补脾、强筋骨的作用。 ,弥补不足和损伤。 《日华子本草》

红石树脂的药用价值

(1)治疗虚寒腹泻引起的慢性痢疾、腹泻。

对于慢性痢疾(虚寒痢疾)、便脓带血者、腹痛喜按者,常用干姜粳米的功效与作用,加强温散之功效寒性,如桃花汤。气虚者,加党参。功效与作用,白术。

患有慢性结肠炎和所谓休息性痢疾(日久时断时续,大便混有粘液,呈鱼脑状白冻,里急后重者)者,加干姜,川苋菜、黄芩增强驱风、抗炎作用。

(2)治疗虚寒经血、便血,轻者加补骨脂的功效作用,稍重者加止血药及其他固涩药,如炒黑梅子、余玉良等

相关兼容性

1。治少阴病脓血:红石脂一斤(半用,过筛一半),干姜一两,粳米一升。三味者,取水七升,米煮热,去渣,温服七次,红石脂粉,方寸匕中,日服三次,若服用一剂后即可痊愈,请勿服用其余的药物。 (《伤寒论》桃花汤)

2。伤寒服汤,下侧不止,心烦。服下泻心汤后,再加药,益不止。与医治之,益大,此益其次。焦:红石脂一斤(碎),太乙鱼余粮一斤(碎)。二味,以六升水煎二升,去渣,温服三服。 (《伤寒论》赤石脂玉玉凉汤)

3。治妇女慢性红肿、白带:红石脂一两,白芍一两,干姜一两(碎,锉)。上药,将石络捣成散。每次进餐前,先喝二钱,配粥或饮料。 (《圣惠方》)

相关讨论

1、《本草纲目》:“五石脂,皆为手足阳明药。其味甘、温、重、性涩。它性涩重,故能吸湿、止血、固结。它味甘性温,具有补中益气、促进肌肉生长、调节中枢神经等作用。中度症状是心悸、胃肠肌肉黄疸;低级症状是肠道腹泻、痢疾、虚脱和精子丢失。 ”

2、《本经逢原》:“《本经》”养心明目、精精。指精血脱垂之病。如果用它来巩固脱垂,视力就会得到改善。治疗分娩 胞衣难以出来,说明时间长了,气血过多,无法送下来,所以受到重压压制。东源说胎衣不能出来,可以给涩。如果血瘀,胞衣不能出来,就不适合石脂。”

?若颜色呈红色,可入下焦血而分离凝固,还可闭合溃疡、长肉生肌。玉玉良味甘、平、涩,重于石脂。此功专主涩,名震鹏,终究弱。剩余食物的力量。因此,石脂的温性可以补气生肌,石脂的酸性可以止血固血。

Akaashi树脂副作用及禁忌症

禁忌

1。赤石脂性温、涩。湿热、急性肠炎、初痢等不宜使用。

2。孕妇服用红石树脂时应小心。

3。红石树脂不宜与黄芩、大黄、肉桂同用。

不宜与肉桂一起使用。

1。本品性温、涩。有实热、急性肠炎、早期痢疾等不宜使用。

2。大黄、松节油、黄芩、肉桂和瑞香。

使用注意事项

1。湿热瘀滞者不宜服用红石脂。孕妇服用红石要慎重。

2。赤石之讨厌大黄,害怕瑞香。 《本草经集注》

3。红石树脂和松香树脂。 《药性论》

4。赤石害怕黄芩、大黄和肉桂。 《日华子本草》

5。热暴者不宜使用红石树脂。瘀滞是湿热所致,故应忌之。寒证、泄泻、白积者不宜使用红石树脂。治疗惊厥的方法应以滋阴清热为主,不能单纯依靠收敛。祛瘀之法应以疏热祛积热为主。解涩的药肯定不适合,要慎用。 《本草经疏》

如何消耗赤石脂

赤石寺转千九

配方:红石树脂10克,米特罗10克,硫磺10克,樟脑10克,天仙子10克,银杏10克,冰片3克,75%300毫升酒精。

制备方法:将药物粉碎成粗粉,放入酒精中,密封浸泡7-10天,经常摇匀,打开,取上清液,装瓶备用使用。

服用方法:外用。将适量药酒放入吸水棉球中,涂于患处,早晚各一次。

功效:解毒消疮。对痤疮有好处。

赤石姜粥

原料:红石脂30克,干姜10克,粳米60克。

准备:将红石脂粉碎,与干姜一起放入锅中,加水30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渣取汁备用。将粳米煮成粥,加入药汁,煮沸1-2秒,备用。

用法:每天早晚空腹温食服。

功效:温脾健脾,涩肠止痢。主要用于治疗虚寒所致的慢性痢疾。此粥对久治不愈的寒痢有显着疗效。

来源:《伤寒论》

赤石之三

组成:30克红石脂、23克艾叶(略炒)、23克干姜(敲碎、锉)、30克神火草、30克当归(锉、炒)、30克鹿茸(去毛,裹酥,煎至微黄),龙骨30克,阿胶30克(捣烂,炒至黄干)。

用法:将药物捣成粉末。每次空腹服6克,温酒服下。

主治:女子子宫虚冷,持续渗漏,小腹冷痛。

来源:《太平圣惠方》第73卷。

赤石肥肉汤

组成:附子9克,黄芪9克,当归9克,桔梗9克,石榴皮9克,香楝9克,肉桂3克,黄连3克,生姜6克,诃子6克。 6克,红石脂30克,肉豆蔻1.5克。

用法:水煎,每日1剂,每日2次。

功效:温阳益气,涩肠止泻。治疗肝肾阳虚,运化失范。

来源:蒋春华方。

赤石紫丸

组成:黄连、当归各60克,红石脂、干姜各30克。

用法: 将药研末,蜜炼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次服30丸,米饮服下,每日3次。

主治:伤寒、痢疾。

来源:《类证活人书》第18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