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15日消息,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今日在京发布《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5.64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2.1%。

以下为报告第四章:网民互联网应用现状

1。整体互联网应用状况

2012年,网民互联网应用状况基本保持了上年的发展趋势。即时通讯是第一大互联网应用,网民使用率持续上升;电子商务应用持续快速发展;电子邮件、论坛/BBS等老互联网应用使用率持续下降。

微博用户持续增长,用户逐渐移动化

2012年微博用户数达到3.09亿,比2011年底增加5873万。微博的高速扩张期已经结束,但年增长率仍可达到23.5%。相当一部分用户通过移动终端访问和发送微博消息。截至2012年底,手机微博用户规模达到2.02亿,65.6%的微博用户使用移动终端访问微博。

网购、团购保持高增长

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2.42亿,网民使用率提升至42.9%。与2011年相比,网络购物用户数量增加4807万,增速24.8%。在网民增速逐渐放缓的背景下,网络购物应用依然呈现快速增长势头。 2012年用户绝对增长超过2011年,增速比去年同期高4个百分点。团购用户数8327万,使用率提升至14.8%,较2011年底提升3.3个百分点。全年用户数增长28.8%,也保持较高水平用户增长率。

移动电商应用整体使用率大幅提升

电子商务应用在手机上发展迅速,整体领域看涨。与2011年相比,移动互联网用户使用手机进行网络购物的比例上升6.6个百分点,用户数是上年末的2.36倍;此外,手机网民中手机团购用户占比较上年末增长1.7个百分点,手机在线支付增长4.6个百分点,手机网上银行增长4.7个百分点,用户规模这三类移动应用增速均超过80%。

2011-2012年中国网民各类网络应用使用率

(1) 信息获取

1.搜索引擎

截至2012年底,我国搜索引擎用户规模为4.51亿,较2011年底增加4370万,年增长率10.7%,渗透率达80.0%网友之间。搜索引擎作为互联网的基础应用,是网民获取信息的重要工具。自2010年以来,其使用率一直保持在80%左右,稳居互联网第二位应用。

整体来看,搜索引擎已进入稳定发展阶段,搜索用户市场正逐步从单一用户规模增长向用户体验提升发展。 2012年,新竞争者的进入极大地刺激了现有搜索引擎公司,带动了搜索市场的整体发展。一方面,搜索行业加强自律,清理整顿搜索结果,减少虚假信息和不安全链接对用户的干扰,提高用户安全;另一方面,搜索引擎公司加大技术投入,提高搜索质量。 ,并逐步融入个性化、社交化等元素,尝试智能呈现搜索结果,提升用户搜索体验。

2011-2012年中国搜索引擎用户数量及互联网用户使用率

(2) 商业交易

1。网购

截至2012年12月,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2.42亿,网络购物使用率提升至42.9%。与2011年相比,网络购物用户数量增加4807万,增速24.8%。

在网民增速逐渐放缓的背景下,网络购物应用依然呈现快速增长势头。 2012年用户绝对增长量超过2011年的1463万,增长率比去年同期高出4个百分点(2011年增长量为3344万,增长率为20.8%)。当前,居民消费在拉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显着提升,网络零售成为促进消费的重要抓手。此外,移动网络购物已成为拉动网络购物用户增长的重要力量。 2012年,手机网络购物用户规模年均增长136.5%,达到5550万。用户购买力的提升、固定的线上消费习惯与移动化、社交化的网购方式相结合,持续推动网络零售市场的增长。电商企业频繁的微利促销也不断激发用户的使用热情,带动网购用户规模加速增长。增加。

网购用户规模持续快速扩大的同时,市场结构也进入加速优化期。各大B2C电商企业纷纷推出平台化、开放化战略,企业之间出现了竞争与合作。传统企业已成为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地位得到加强。但2012年网购欺诈、用户信息泄露、企业无序竞争等问题更加突出,反映出行业监管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滞后于市场发展,行业也进入了容易发生冲突的时期。 。

2011-2012年中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及网民使用率

2。团购

截至2012年12月,我国团购用户规模为8327万,使用率提升至14.8%,较2011年底提升3.3个百分点。全年团购用户增长28.8%全年仍保持较高的用户增速。

2012年是团购行业转型的一年。市场逐渐从扩张转向持续,各大服务商的发展平稳进取。一批网站的倒闭浇灭了团购模式的热潮,但团购服务作为一种消费模式已经在用户端扎根,并在电子商务和旅游预订市场结出了丰硕的成果。在本土消费电商、实体团购、旅游预订领域,都有老牌电商或新兴团购服务商开辟了新天地,赢得了稳定的团购用户群,也形成了稳定的团购群体。用户团购消费行为模型。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依托老牌电子商务或其他互联网服务公司的非独立团购网站在市场上表现非常出色。这些非独立的团购网站除了孤立的团购活动外,还可以利用平台的优势为客户提供服务。为商家带来持续的价值,拥有更持久的营销活力。

未来,随着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团购市场将保持多元化发展方向,团购服务与其他互联网服务的融合趋势将进一步深化。移动团购仍然是一个重要的增长领域。 2012年,手机团购用户增长88.8%,用户数量达到1947万。

2011-2012年中国团购用户数量及网民使用率

3。网上支付

截至2012年12月,我国使用网络支付的用户规模达2.21亿,使用率提升至39.1%。与2011年相比,用户数增加5389万,增长率32.3%。

2011-2012年中国网络支付用户规模及网民使用率

网络支付用户的快速增长与网络消费的繁荣发展密不可分。随着我国网络零售市场的快速发展,网上消费的生活服务种类不断扩大,交易规模不断增大,也极大地促进了用户网上支付的使用广泛。快捷支付、刷卡支付等便捷支付方式,增强了支付的可及性,促进了网上支付在更广泛用户中的覆盖。随着移动支付技术标准的建立,支付企业在移动支付领域的布局和发力也带动了移动在线支付用户的快速增长。截至2012年12月,手机在线支付用户规模达5531万户,用户年增长率达80.9%,使用率达13.2%。

2012年,央行继续发布《支付业务许可证》,逐步出台细分业务领域的管理措施,逐步向第三方支付企业开放传统金融领域的支付结算服务。在完善监管、细化市场的同时,还形成了包括支付公司、传统银行、电商巨头、电信运营商在内的行业格局。未来,支付领域的服务主体和模式将更加多元化,在线支付的风险也将增加。要通过完善政府监管政策、加强企业联盟合作、增强消费者安全意识等方式,不断改善网络支付安全生态环境。

4.旅游预订

截至2012年12月末,网上预订机票、酒店、火车票、旅游行程的网民规模达1.12亿,占网民的19.8%。其中,9.0%的中国网民在网上预订机票,7.2%的网民在网上预订酒店,5.4%的网民在网上预订旅游行程,14.0%的网民在网上预订火车票。

2011-2012年中国在线旅游预订用户数量及网民使用率

随着网上预订火车票的迅速普及,网上预订火车票的用户规模大幅增长,达到7897万。与其他商务应用相比,我国机票、酒店、旅游行程等在线预订用户规模较为狭窄,应用渗透水平仍较低,未来增长空间广阔。随着居民休闲旅游需求的快速增长,高铁网络的进一步拓展以及旅游内容的深入探索将持续刺激用户的使用行为,推动旅游预订市场的增长。

2012年中国网民各类旅游预订服务使用率

在移动互联网的影响下,旅行预订行业发生了深刻变革。企业不断加强在无线出行领域的服务,提升无线出行的用户体验。由于旅行预订服务与移动互联网的天然融合,无线旅行与LBS、团购消费、移动支付等应用紧密结合,未来将开辟更广泛的应用场景,带动加速渗透整个在线旅游行业的快速成熟。